水稻插秧機具有定行、定穴、定苗的特點,是重點推廣技術項目。經過吉安市農機局近幾年來自推廣證明,水稻機械插秧具有優(yōu)質、高產、節(jié)本、省效的優(yōu)點.被許多農民接受。但如果使用調整不當,會事與愿違。下面以“PF455S型插秧機”為例,介紹其使用調整技術要領。
一、要精整大田,做到田塊平整,田面干凈
大田耕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插秧機的作業(yè)質量。因此,要精耕細耙。
1.田塊平整。耕耙后的田塊高低相差不超過3cm,插秧后達到寸水棵棵到。
2.田面干凈。耕耙后的田面應無雜草、無浮渣。田泥塊上爛下實,插秧機作業(yè)時不陷機不顫泥。
二、秧苗準備
在育好壯秧的田面上,用鋒利的刀按58×28cm的規(guī)格切成盤狀。注意裝入插秧機秧箱的苗盤底部土的濕度,以用手指能稍微按進去為宜。若太干。秧苗散落,易浮秧;若太濕,秧苗移送量過大,每穴株數(shù)超標。
三、插秧機準備
插秧機使用前,應檢查添加發(fā)動機中的汽油和機油,各齒輪箱中的機油、齒輪油,各轉動摩擦部位加注黃油,緊固各連接處的螺母、插銷等。
四、做好5個技術調整
1.秧針與導軌插口側面的標準間隙為l.3-1.7mm,當間隙不對時,稍微松開導軌調節(jié)手柄,左右調整導軌,并使左右的間隙相同。
2.秧針和苗箱側面的標準間隙為1.5-.5mm,當間隙不對時,應松開苗秧支架和苗箱移動滑桿的緊固螺栓。通過左右移動苗箱進行調整,并使左右兩端的間隙一致。
3.調整好穴距(株距)。PF455S型插秧機的行距30是固定的。穴距的調整要根據(jù)田塊肥力。水稻品種和栽插時間不同來進行。一般將穴距調節(jié)手柄放在中間位置,穴距應控制在l20-140mm。
4.插秧深度的調整。根據(jù)農藝生產要求,插秧機栽插秧深度應達到不漂不倒,越淺越好插秧機的插秧深度可通過改變插深調節(jié)手柄位置來選擇位置,往上為淺,往下則深。還可通過換裝浮板支架上6個插孔來調節(jié)插深。
5.每穴株數(shù)的調整。水稻品種不同,每穴秧苗株數(shù)也不同。一般每穴5株左右。如不對應通過調節(jié)縱向取秧量和橫向送秧量來調節(jié)秧針取秧量,從而改變機插時每穴株數(shù)。調節(jié)手柄位景每調整一檔,就改變取苗量1mm,向左調,取秧量增多,向右調,取秧量減少。一般先固定橫向送秧的擋位位置后,再用手柄改變調整縱向取秧量,以保證機插后每穴合理的秧苗數(shù)。
五、握操作技術,精心駕駛
這是提高機械插秧質量,保證奪高產的重要。機手要根據(jù)添加秧苗和機械進出的方便性,選擇進出田間作業(yè)的路線。在插秧作業(yè)時一是插秧機要保持勻速前進。不能忽快忽慢或頻繁停機。同時作業(yè)行走路線要保持直線性,行走中盡量不用捏轉向手把或猛烈扳動扶手架方法來糾正插秧機前進作業(yè)的直線性。以防急彎造成漏插或重插。二是注意送苗輥在苗箱槽口的工作情況,若發(fā)現(xiàn)槽口有秧根或粘土,要及時停機清理,以防影響插秧質量。三是初裝秧苗或秧苗全部插完后,必須把插秧機苗箱移到最左或右側,以保證插秧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