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以其良好的經(jīng)濟性能和動力性能被廣泛用于農(nóng)業(yè)、工程和其它行業(yè)。但拖拉機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給廣大用戶造成了各方面的損失。以下就拖拉機啟動及日常安全操作做一論述,希望給拖拉機用戶帶來參考價值,從而做到及早發(fā)現(xiàn)故障,以便及時維修,減少用戶的經(jīng)濟損失。下面一起具體來了解一下:拖拉機日常安全駕駛的操作的基本要領。
一、出車前的檢查與準備
1.檢查輪胎氣壓是否充足,不足時應及時充氣,并檢查左右輪胎氣壓是否一致,否則應及時調整。
2..檢查柴油、機油、冷卻水、制動液是否充足,不足時及時添加,并檢查有無滲漏現(xiàn)象。
3.檢查燈光、喇叭、刮水器、指示燈是否正常。
4.檢查轉活,離合器、制動器是否正常。
5.檢查各連接件有無松動現(xiàn)象。
6.檢查蓄電池接線柱是否清潔及接線情況,通氣孔是否暢通。
7.檢查隨車工具、附件是否齊全。
二、拖拉機啟動前的準備工作
1.啟動前必須完成規(guī)定的技術保養(yǎng)。
2..檢查油底殼的油面高度,使其處于油尺上下標記之間。擰緊各部件螺栓和螺母。
3. 將離合制動手柄拉到“離”的位置,主變速桿放到空擋位置,手油門放在中間位置。
4.在減壓情況下?lián)u轉曲軸數(shù)圈,使?jié)櫥吞崆皾櫥鱾€部件,避免啟動時由于半干摩擦造成零件的異常磨損。
5.按順時針方向打開柴油濾清器手柄,接通油箱,左手向上扳起減壓器手柄,右手開始搖動曲軸,先慢速搖轉3~5圈,檢查零件有無碰撞和松動的雜音。如噴油嘴發(fā)出“格格”的噴油聲,一切正常后,即加速搖轉曲軸。當轉速達到最高時,左手向下扳動減壓手柄,并繼續(xù)搖車,直到柴油機啟動為止。
6.柴油機啟動后,不宜立即投入工作,應讓其在中速空轉5~10 min后,使水溫上升到60℃左右方可進行工作。應注意在柴油機啟動后觀察機油壓力指示器紅標是否已升起。
三、拖拉機的起步
在發(fā)動機運轉正常,水溫上升到40℃以上時方可起步。起步前應注意查看拖拉機前、后、左、右有無行人或障礙物,然后開始起步。
1.小四輪拖拉機的起步
松開制動踏板的鎖定爪,使踏板回到放松位置(如在斜坡上起步,應在拖拉機起步的同時,逐步放松制動踏板)。踏下離合器踏板1~2 s后,再將主變速桿平緩地扳到所需擋位。如掛不上擋,在稍微放松離合器踏板的同時,逐漸加大油門。
2..手扶拖拉機的起步
離合器制動手柄放在“離”的位置,將主變速桿撥到空擋,副變速桿拉出到“慢”擋位置,緩緩地把離合制動手柄置于“合”的位置,這時拖拉機以慢擋速度前進。此時試驗檢查離合器能否徹底分離,離合制動手柄拉到“制動”位置能否立即“剎車”。如不正常應及時調整。
四、拖拉機的轉向
拖拉機轉彎時,一定要降低車速,力求平緩轉向,并要照顧到拖拉機所掛的農(nóng)機具。下面以手扶拖拉機工農(nóng)-12型的轉向為例來說明:
1.拖拉機帶旋耕機耕作時轉向。應減小油門,將拖拉機所帶旋耕機抬起以后,然后捏住左轉向手柄則向左轉,捏住右轉向手柄則向右轉。拖拉機轉向到所需方向時,才能放松轉向手柄,同時放下拖拉機后部旋耕機繼續(xù)耕作。
2..卸下拖拉機旋耕裝置,掛上鏵式犁作業(yè)轉向。應抬起犁頭,使其離開地面,捏著所需轉向手柄進行。如果犁頭不抬起就轉彎,則會增加轉向阻力,甚至不能轉向或損壞機具。
3.拖拉機換上運輸尾輪行駛或在運輸尾輪上拖車行駛時轉向。首先減小油門,在腳蹬尾輪和手捏轉向的同時配合進行轉向,如果僅用腳蹬轉向不僅轉彎半徑大,而且將加快驅動輪的磨損。
4.卸下旋耕裝置,掛上拖車進行運輸作業(yè)時轉向。在平地或上坡時,捏住右轉向手柄,則向右轉彎,捏著左轉向手柄,則向左轉彎。與此同時,可根據(jù)轉彎方向用力推動手把,則可使轉彎迅速。
5.拖拉機高速行駛時轉向必須減小油門,做大弧度轉彎。小轉彎時應換低擋進行,否則極易因高速急轉彎造成翻車,出現(xiàn)事故。
五、拖拉機田間作業(yè)要求
1.開墑要直,萬一出現(xiàn)彎曲,應分多次進行校正,防止漏耕或重耕。
2..地頭轉彎時,農(nóng)機具的提升和下降都是在機組運行過程中進行的。轉彎時應先提升農(nóng)機具,然后減小油門,降低車速,待犁鏵出土后再轉彎。轉彎后迅速將機組調正,使犁鏵的縱梁與前進方向平行時再下落,同時加大油門。
3.如果在農(nóng)田中間停車,重新起步困難時,應改為低擋起步,等到地頭轉彎后再轉變?yōu)檎跷弧?/span>
4.收獲作業(yè)時,要注意:一是行走要直,防止漏割;二是割刀與農(nóng)作物相距1mm左右時,提高柴油機速度,否則將會出現(xiàn)推而不割的現(xiàn)象;三是對于倒伏作物,應逆著倒伏方向或與倒伏方向成一定偏角收割;四是割茬高低除有滑橇的限制外,還可調節(jié)拖拉機懸掛臂的長短或利用液壓位調節(jié)控制;五是提升收割臺后,應待全部作物被輸送出臺面后再轉彎。
5.播種作業(yè)除了對播量、播種深度和均勻度有嚴格要求外,對駕駛員的操作技術也有具體要求:一是行走要直,因此第一行程要確定明顯的標志,以后要嚴格按劃印行走;二是作業(yè)過程中,速度要均勻,中間不要停車,否則將會出現(xiàn)播種不均勻或有堆苗現(xiàn)象;三是用懸掛式播種機播種時,下降速度要平穩(wěn),并要在機組運行中進行,以防止堵塞開溝器。
拖拉機安全駕駛操作的基本要領
1、起步
(1)拖拉機正常啟動后,觀察周圍環(huán)境,確定無障礙后,關好車門,發(fā)出信號。
(2)分離離合器,將變速桿推入適當擋位,換擋要平穩(wěn)準確,掛不上擋時不要硬掛,可接合一下離合器,分離后再行換擋。
(3)逐漸加大油門,同時緩慢接合離合器,使拖拉機平穩(wěn)起步。接合離合器的過程應先快后慢。待拖拉機起步后,即可完全放松離合器踏板。行駛中不要把腳踩在離合器踏板上,以免離合器摩擦片早期磨損。
2、變速
拖拉機在行駛中,隨著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需要不斷地改變行駛速度,能否及時、準確、迅速地換擋,對延長機車的使用壽命,保證平順地行駛、節(jié)約燃油都有很大關系。
(1)擋位的選用。變換擋位實際上就是改變發(fā)動機的轉速與傳動軸的轉速比,擋位愈低,轉速比愈大,扭矩和牽引力也愈大。反之,擋位愈高而獲得的扭矩和牽引力就愈小。
在行駛中,當運動阻力增大需要牽引力大的情況時(如上坡、重負荷等)。應選用低速擋;但低速擋車速低,發(fā)動機轉速高,溫升較快,燃油消耗大,所以低速行駛時間應盡量短。
中速擋是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時的過渡擋位,通常在轉彎、過橋或通過有困難時選用。在路面條件較好、發(fā)動機有足夠功率時應選用高速擋。高速擋行駛速度快,節(jié)約油料,但必須確保交通安全。
(2)低速擋換高速擋的操作。
①加油,以提高車速(沖車),沖車要平穩(wěn),沖車時間視機車負荷而異,重負荷時沖車時間長一些,高速擋沖車距離要比低速擋長一些;
②抬油門,踏下離合器踏板,將變速桿放置空擋位置;
③接合離合器,再分離離合器并迅速將變速桿換入高一擋位;
④平穩(wěn)加油,換擋完畢。
(3)高速擋換低速擋的操作。
①減小油門,分離離合器,將變速桿置于空擋位置;
②接合離合器,加空油;
③迅速踏下離合器踏板,將變速桿換入低一級擋位,接合離合器,加油。此過程的關鍵是掌握好加空油的大小程度,這要根據(jù)車速來定,換同一擋位,車速快時,空油要多加,反之則少加。車速很慢時,也可不加空油。
(4)換擋注意事項:
①換擋時應精力集中,兩眼注視前方,一手握方向盤,另一手握變速桿球頭,輕輕推入所需擋位,不得左顧右盼,對變速桿不得強推硬拉,以免損壞嚙合齒輪;
②變速應逐級進行,不得超越擋位;
③變換前進或倒退方向時,應在機車停穩(wěn)后,方可換擋。
3、轉向
(1)履帶拖拉機轉向時,可扳動轉向一側的操縱桿轉向。轉急彎時,先將操縱桿拉到底,然后踩下該側的制動器踏板,轉向后先松回踏板,再松回操縱桿。
(2)輪式拖拉機轉向時,應先減速再轉向。轉緩彎時,應早轉慢打,少打少回;轉急彎時要晚轉快打,多打多回;轉小彎時,可在低速下,利用單邊制動協(xié)助進行。
(3)轉彎時,由于內側前后輪的輪跡不重合,后輪輪跡偏向內側。因此轉彎時不要太靠近內側,應根據(jù)彎度大小和路邊障礙的距離,適當轉動方向盤,使內側后輪能順利通過,防止后輪越出路面碰上障礙。
4、倒車
倒車時思想要集中,采用低擋小油門,并隨時做好停車準備。
5、制動
拖拉機的制動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發(fā)動機制動,另一種是用制動器制動。發(fā)動機制動是利用發(fā)動機的牽阻作用進行制動,即當車速較高時,迅速地減小油門,利用氣缸的壓縮力對驅動輪制動,以達到降低車速的目的。
拖拉機制動按其性質分為預見性制動和緊急制動兩種:預見性制動是根據(jù)地形、環(huán)境等提前做出判斷,有準備地減速和停車,其方法是減小“油門”,用發(fā)動機制動減低車速。
必要時,同時用制動器間歇制動,待車速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再分離離合器,用制動器制動停車。遇到特殊情況時應迅速踩下制動踏板,隨即分離離合器,達到在較短距離內停車。緊急制動時,切忌先踩下離合器踏板。
停車時要選擇合適地點,確保交通安全。要先減小油門,降低拖拉機行駛速度,再踏下離合器踏板,將變速桿放置空擋位置,也可輕踏制動器踏板以協(xié)助停車。
車停穩(wěn)后,應使發(fā)動機怠速運轉,當發(fā)動機溫度降到60℃以下再行熄火。若拖拉機負荷較輕,工作時間較短,發(fā)動機溫度不高,則停車后即可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