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縣氣候十年九旱,春季風沙較大,我縣農機技術推廣站針對傳統(tǒng)耕種玉米方式費工、費時、遇到旱情玉米大量減產的實際情況,在全縣范圍內大力推廣了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取得很好的效果。
保護性耕作技術是指用大量的秸桿殘茬覆蓋地表,盡可能減少土壤耕作,并主要用農藥來控制雜草和病蟲害的一種耕作技術。它有利于保水固土,有效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所以稱為保護性耕作。概括為:秸桿覆蓋、免耕播種、以松代翻、化學除草。
為了做好此項推廣工作,該縣農機技術推廣站經常組織站內技術人員學習,為農民講課,發(fā)放保護性耕作技術要點資料,并在電視臺做了《蓄水保墑機械化技術》和《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要點》的電視講座。并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進行技術指導,不斷改進該項技術耕作方法和機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又對示范戶給了每公頃500元的補貼優(yōu)惠政策,深受農民朋友歡迎。
下圖為:長嶺縣農機技術推廣站劉艷軍站長(右一)親自帶領技術員對復勝村于景禮家保護性耕作深松地塊進行不同深度的地溫和土壤含水率等數據進行監(jiān)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