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吉林地區(qū)建立保護性耕作試驗示范基地,蛟河市是其中的縣、市之一。保護性耕作的技術特點是不滅茬、不起壟、直接種。我市推廣的保護性耕作模式有三種:一是桔桿全覆蓋耕作模式、二是高留茬壟側種耕作模式、三是寬窄行壟側種耕作模式。
目前蛟河市試驗示范面積達到萬畝。試驗示范基地設在新站鎮(zhèn)近15個村社,該項目為農(nóng)民提供小型2BM_2型免耕播種機34臺,每臺價值6.8千元;(每臺國補2千元、省補1.5千元、自籌0.3千元、其余是項目補貼和企業(yè)讓利),2BMZF系列輕型免耕播種機2臺,每臺價值3萬元:(每臺國補1萬元,省補0.6萬元,自籌、項目補貼1.4萬元),2BMZF系列重型免耕播種機1臺,每臺價值6萬元:(每臺國補2萬元,省補1.3萬元,自籌、項目補貼2.7萬元),總價值35.1萬元。
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好處可分為五個方面:
一、能提高土壤蓄水保坰能力。由于作物桔桿、殘茬覆蓋的地表,減少了雨水地表徑流和水分的蒸發(fā)。
二、能減少水土流失。由于深松打破犁低層,有力的雨水下滲,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保證作物根系生長
三、能增加土壤肥力,由于桔桿腐爛形成大量的有機質,改善土壤團粒結構,能逐步增加土壤的肥力,促進作物產(chǎn)量提高。
四、能降低生產(chǎn)成本。利用免耕、少耕,減少機械作業(yè)次數(shù)和對土壤耕作層的破壞。
五、大幅減輕人畜勞動強度,把更多的農(nóng)村勞動力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解放出來。用免耕播種機進行種子和肥料播施作業(yè),一次播種,中間不用間苗、除草,少了過去的起壟、清理桔桿,減少作業(yè)次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