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會種地”變成“慧種地”,在吉林省公主嶺市秦家屯鎮(zhèn)高家窩堡村,無人機成為農業(yè)提質增效的“利器”。
近日,記者在該村的水田里發(fā)現(xiàn),工作人員操作無人機精準地將水稻秧苗運送到水田中,伴隨著插秧機的隆隆聲響,一排排水稻秧苗由插秧機植入水田。秦家屯鎮(zhèn)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秦家屯鎮(zhèn)第一次采用無人機運苗,無人機運苗省時省力,平常一車八九百盤的苗,需要四個小時左右才能完成,使用無人機節(jié)約了兩個小時。不僅節(jié)約時間,還能保護秧苗在運輸過程中不被壓壞,提高成活率。
公主嶺市擁有肥沃的黑土地、充足的日照、較大的晝夜溫差和先進的栽培技術,賦予了水稻優(yōu)良的品質。近年來,公主嶺市大力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作業(yè),加強水稻品種和科學管理技術,促進水稻生產。
今年,公主嶺市計劃水稻種植面積15.8萬畝,預計5月末,公主嶺市水稻插秧工作結束,進入田間管理階段。今年農戶選用的品種具有高產特性,預計產量會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