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備春耕關鍵時節(jié),各地農戶搶抓農時,選農資、建良田、修農機、育秧苗,夯實全年糧食豐收基礎。據4月1日農情調度,吉林省種子到戶到位率97.9%,比去年同期快2.3個百分點;化肥到戶到位率93%,比去年同期快3.3個百分點;農藥到戶到位率52.7%,比去年同期快5.2個百分點。
春回大地暖,育苗正當時。舒蘭市平安鎮(zhèn)學明家庭農場育苗大棚內一派繁忙景象,農民在“自走式水稻秧盤播種機”上放好育秧盤、添加好營養(yǎng)土和稻種,隨著機器的噠噠聲,完成了裝土、配水、撒種等工序的秧盤從傳輸帶上傳到平整后的水稻苗床土地上。
“為了達到今年每坰糧產1.6萬斤目標,我將育苗時間提前了10天左右。”農場主李學明說。他自創(chuàng)的“干籽丸化直播技術”,省去浸種和催芽環(huán)節(jié),通過包衣劑和保水劑處理后,種子直接下田播種,促進秧苗根系發(fā)達,增強其抗病害能力,為水稻后期生長打下良好基礎。
位于吉林黑土地核心區(qū)的四平市,挖掘機穿梭在田間平整土地、擴寬溝渠,國網四平供電公司的工人們正在對高標準農田機井電力配套設施進行建設與管護,全力保障春耕生產期間供電安全可靠。
“今年,為確保四平地區(qū)70萬畝以上高標準農田順利建設,我們超前對接,統(tǒng)籌謀劃,在項目實施階段設置專人跟進,進行現(xiàn)場技術指導,做好項目電源接入服務。” 國網四平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李華軍說。
碎田變整田,瘦田變良田。在國家政策、資金支持下,今年吉林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糧食穩(wěn)產增產的重要舉措,提高建設標準、增加建設任務、采取工程化試點,預計新建高標準農田1000萬畝。
春耕備耕農資先行。走進東豐縣農資銷售店,記者看到尿素、磷肥、復合肥等肥料整齊地擺放在院內,工人們正忙著裝卸各類化肥物資。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8月份開始,他們就從省內外組織貨源,提前做好農資儲備工作。目前,農民選購化肥的熱情很高。
“我今年準備種植水田70畝、旱田50畝。過來選購一些優(yōu)質種子,多產點好糧,有個好收成。” 東豐縣南屯基鎮(zhèn)北福興村村民張榮欣一大早就來到鎮(zhèn)內的農資經銷店選購化肥、種子。
為做好今年春耕備耕工作,吉林省農業(yè)農村廳會同省發(fā)展改革委、省供銷社等部門落實140萬噸化肥臨時性商業(yè)儲備,并在2月初啟動備春耕生產“一周雙調度”機制。目前,全省備春耕工作進展順利,種子、化肥、農機等農資貨源充足,入戶下擺進度又穩(wěn)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