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水稻、小麥主產區(qū)有關省重點縣的農機技術推廣人員、農機手、種植大戶共3.3萬人次參加培訓。培訓班安排來自農業(yè)機械化主管部門、推廣機構、科研院所、基層服務組織等方面的4位專家,就機收減損背景與要求、谷物機收減損技術與措施、基于減損的稻麥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常見谷物聯合收獲機調整調試技術等主題作了詳細報告講解。報告專家指出,“減損就是增產”,要緊緊圍繞收獲機械、機手操作保持良好技術狀態(tài)這兩個關鍵要素,緊盯三大主糧作物和“三夏”“雙搶”等重要農時,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持續(xù)強化宣傳動員、機手培訓、技術指導、裝備升級、質量管理、政策引導及服務保障,千方百計降低機收損失,多挽回一斤是一斤,堅決杜絕損失率反彈,努力實現顆粒歸倉,為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貢獻機械化力量。
學員紛紛表示:“通過培訓深刻體會到減損就是增產,作為一名機手,一定要負起責任,認真開展減損機收作業(yè),把糧食產量都收上來。”“此次培訓在三夏前舉辦,非常及時,培訓內容豐富、針對性很強,有政策、有理論、有實踐,講清了農機怎么調怎么試怎么用,幫我們提升了操作水平。”“我們推廣人員今后一定在減損技術推廣應用上做好指導和培訓,帶著農民干,手把手教會機手。”“培訓結束后還會繼續(xù)學習,將政策、技術吃準吃透,并實際應用到田間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