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吉林省是糧食主產省,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糧食產量800億斤左右,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農機網(wǎng) 熱點關注】 4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2022年第一季度農業(yè)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農業(yè)農村部總農藝師、發(fā)展規(guī)劃司司長曾衍德,農業(yè)農村部種植業(yè)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農業(yè)農村部畜牧獸醫(yī)局局長楊振海,農業(yè)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負責人陳萍出席發(fā)布會介紹相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吉林省是糧食主產省,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糧食產量800億斤左右,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疫情下吉林省的春耕生產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針對吉林省當前的春耕情況,農業(yè)農村部種植業(yè)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吉林是一季作物區(qū),錯過了農時就錯過了一年。吉林的糧食主要是玉米、水稻,還有一些大豆,一般3月、4月份是備耕階段,水稻在清明前后,也就是在4月4-5日左右就開始大面積育秧,5月中旬大面積栽插。玉米在4月中下旬陸續(xù)播種,“五一”前后進入播種高峰,大豆比玉米播種要晚一點。
潘文博介紹,吉林的疫情主要發(fā)生在3月份,目前社會面已經清零,生產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復。從農時安排和農事活動看,吉林疫情主要影響的是備春耕。吉林省反映,也包括從媒體記者的采訪了解到,前期因疫情管控,吉林的一些地方車輛限行、封村斷路、農資運銷下擺,還有農民下田整地、農機上路作業(yè)不同程度受阻,特別是還有一些農民滯留在城市無法返鄉(xiāng),備春耕進度確實比常年慢。比如我們監(jiān)測,3月底吉林化肥下擺到位率只有68%左右,比去年同期慢了12.7個百分點。
針對疫情給吉林春耕生產帶來的影響,從上到下都非常重視。農業(yè)農村部采取了許多超常規(guī)措施,幫助吉林解決困難和問題。一是,3月中下旬我部領導帶隊去吉林,巡回指導農村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二是我部成立了農資保供專班,設立了農資保供熱線電話,還有微信公眾號,及時幫助解決農資下擺、農民下田等“堵點”“卡點”問題。我們統(tǒng)計了一下,從設置熱線電話后,我們一共接到了1167個,已經轉辦給地方1121個,剩下有一部分是咨詢政策的,我們就直接解答了。三是協(xié)調相關企業(yè)向吉林捐贈一些防疫物資。
吉林省也堅持防疫和春耕兩不誤、兩手抓,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措施,推進春耕備耕。目前,吉林春耕生產秩序恢復得比預想的要好,滯留外地的農民已返鄉(xiāng)23.1萬人,有一部分人種地時候回鄉(xiāng),平時住在縣城,現(xiàn)在大部分都已經回去了。種子下擺已經基本到戶了,化肥到戶率97.6%,同比還快了0.6個百分點。后期不封路、不封控了,道路打通了,農資就到戶了。水稻育秧基本接近尾聲了,吉林的水稻1200萬畝左右,大部分是5月中旬開始栽插,育秧期一個月左右,前期耽誤的備耕進度基本搶回來了。目前,大部分地區(qū)在推進秸稈離田,有一部分秸稈還在地里面,現(xiàn)在加快秸稈離田,整地備耕,有的已經開始搶播玉米了,春耕生產即將進入高峰。我們與吉林省農業(yè)農村部門溝通,他們表示,如果疫情不反復,他們有信心也有決心確保如期完成今年國家下達的糧食生產任務和春播任務,他們表態(tài)確保“農時一天不耽誤、農田一畝不撂荒”。
本文由農機網(wǎng)(www.nongjx.com)整理發(fā)布,資料來源:國新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