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陽區(qū)奢嶺街道馬場村,一座座水稻育苗棚內(nèi),水稻秧苗茁壯挺拔,長勢良好。棚外,連片的水田里注滿了水,映襯著藍天白云。
“前幾天氣溫較低,地溫不夠,趁這幾天升溫,我們趕緊把地泡上。” 馬場村黨總支書記李華靚告訴記者。
隨著插秧進入倒計時,雙陽區(qū)農(nóng)技推廣站高級農(nóng)藝師衣紹清提醒稻農(nóng):
插秧前苗床管理十分重要,棚內(nèi)需要大量通風(fēng),插秧前3~5天揭棚的過程就是“煉苗”,這樣有利于緩苗;在插秧前3天左右,苗床追施鉀肥,按照每平方米一兩的量追施硫胺,這樣有利于緩苗。
“聽了專家的建議才知道,插秧的學(xué)問多著呢,苗床噴施底層磷,讓秧苗帶肥下地……這些都有利于緩苗,保證了插秧成活率,也就保證了收成。” 村民孫兵聽了技術(shù)指導(dǎo),對今年的插秧作業(yè)更有信心了。
衣紹清還特別提醒稻農(nóng):“抓住天氣良好的有利時機整地泡田,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及時插秧。插秧時苗高要控制在15厘米以下,同時要特別注意農(nóng)藥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