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和膳食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純天然、無公害的綠色食品,昔日司空見慣的山野菜,也成了城市餐桌上的稀罕物,面對這一商機,雙陽區(qū)平湖街道尚家村積極發(fā)展山野菜產(chǎn)業(yè),有效拓寬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14日,記者在尚家村5社村民李鐵山家的一棟溫室大棚中看到,綠油油的蒲公英長勢喜人。據(jù)李鐵山介紹,蒲公英當?shù)厝擞址Q之為“婆婆丁”,因為它營養(yǎng)豐富,味道獨特,深受消費者青睞。2007年,他開始嘗試把野生的蒲公英種植到溫室大棚中并獲得成功,如今,他種植的蒲公英已經(jīng)從最初的一棟大棚發(fā)展到現(xiàn)如今的8棟溫室、兩棟大棚和1000余平方米露地,單單靠種植山野菜,年收益就增加了10萬元。
2009年,李鐵山組織成立了尚家山野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員51戶,協(xié)議入社74戶。在李鐵山的帶領下,山野菜種植在尚家村遍地開花,山野菜遠銷省內外,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
截至目前,尚家村全村共有山野菜種植戶230余戶,種植面積達70余公頃,年產(chǎn)值達1000余萬元,吸納周邊村、屯剩余勞動力就業(yè)200余人。為了增加山野菜的附加值,尚家村還積極嘗試對山野菜進行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