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市、縣扶貧工作總體要求,伊通滿族自治縣農牧局一直把脫貧攻堅作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與市農委聯合組成4個科技扶貧小分隊。本著“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的原則,幫助貧困群眾樹立正確的脫貧觀念,提升貧困群眾的綜合素質,農牧局組織開展科技扶貧工作。
科技扶貧工作首先選中馬鞍鎮(zhèn)的貧困村北崗子村作為科技扶貧示范村。精選師資力量、培訓項目,遴選60名有理想、有信念的貧困村農民開展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工作。培訓為期15天,培訓經費18萬元,采取理論授課7天、參觀考察實訓8天的培育模式。
理論課上分別對現代農業(yè)、農產品質量安全、免耕機的使用維修、農民合作社建立、免耕播種技術、深松整地技術等作了詳細講解。參觀考察帶領學員參觀省級新型農民實訓基地,在四平康達農機有限公司,學員看到了國內外知名品牌的農用機械及配套農機具,并學習到農機使用技術;在吉林省東福實業(yè)有限公司,學員們學習到現代農業(yè)種養(yǎng)植技術、加工技術、銷售、服務等一條龍模式;在國家級新型農民實訓基地遼寧丹東大榆樹村,學員們學習到溫室大棚果蔬種植技術,養(yǎng)蠶、養(yǎng)雞等養(yǎng)殖行業(yè)輔助收益觀念,看到萬畝花果山春天是花園、夏天是公園、秋天是果園的壯景。
通過15天的培訓,學員不僅學到了實用的理論知識、農業(yè)技術,也開拓視野、轉變思想,不再做井底之蛙、閉門造車,主動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帶領貧困村農民在未來農業(yè)發(fā)展和生產中更好地利用科學技術來實現農業(yè)增產、農民增收,向小康邁進堅實的一步??萍挤鲐毜耐瑫r,農牧局為北崗子村支部院子鋪設1000平方米的水泥方磚,為貧困戶積極聯系解決翻建住房、安裝凈水機、小額創(chuàng)業(yè)信貸、醫(yī)療救助、低保、五保、社保等實際問題,并發(fā)動社會各界多方救助。
農牧局科技扶貧示范村(北崗子)村培訓結束后,農牧局在伊通鎮(zhèn)利民村吹響第二輪科技扶貧號角,遴選60名貧困村農民進行新型職業(yè)農民培訓。鼓勵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營業(yè)性收入,為9個貧困村投入270萬元秸稈綜合利用資金,用于貧困村村集體項目建設,獲得利潤用于幫扶貧困戶,使農民快速脫貧,助力脫貧攻堅。(四平日報 么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