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每年水稻種植面積在200萬畝左右。近一、兩年來水稻種植農戶對水稻生產機械化產生了積極的信號,為此 機插秧、機拋秧、機擺秧和水稻機械收獲所需機具與配套的農藝技術正在長春市水稻種植區(qū)形成機械化需求的新熱點。
長春市是全國水稻工廠化育苗和機械插秧技術引進應用較早的地區(qū)。從1981年開始少量引進日本全套設備,插秧機保有量一度達到一千多臺,機械播種面積接近水稻面積的30%。從九十年代開始隨著對水稻機械化增產作用認識的爭論和拋秧技術的推廣,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逐年下降,現(xiàn)插秧機保有量不足百臺。這幾年在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發(fā)生新變化的形勢下,在全國大力推廣水稻機械化技術的促動下,一個由市場拉動是根本動因的水稻機械化新需求正在長春市呈現(xiàn)。
水稻機械化的需求環(huán)節(jié),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插秧,二是收獲。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速度的加快,在插秧和收獲季節(jié),勞動力季節(jié)的稀缺和勞力成本價格的大幅度提升,機械的替代作用和作業(yè)效率高的優(yōu)勢顯現(xiàn)出來;同時,插秧、收獲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使新一代農民希望依靠機械降低勞動的強度,這是對水稻機械化生產要求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從水稻重點產區(qū)調查的信息看,在拋秧技術已使用比較成熟的地方,需求可靠的拋秧機、擺秧機;水稻種植規(guī)模較大的農戶,盼望采用盤育苗機插秧技術;在水稻收獲時要搶先早賣稻子的農戶、簽定訂單的農戶和勞動少、面積少的農戶對水稻機械收獲特別是半喂入機收比較歡迎。
根據(jù)水稻機械化需求的新情況,長春市農業(yè)、農機部門積極建立水稻機械化示范區(qū),開展水稻機械插秧,機械收獲等方面示范推廣,以引導帶動水稻機械化的發(fā)展。